Thursday, August 30, 2012

评:佛教与基督教的渊源

2010-5-27 07:11

 倍可亲 » 情回中国社区 » 基督家园 »

  ‘神秘失踪的十八年’疑案 ── 佛教与基督教的渊源探原之一    2009-9-8 17:40

> 他的笔记则被门徒收藏,被改名为【水徒福音】(Aquarian Gospel),实在可说是最早的新约的一部份。

路加和保罗都是使徒时代的作品,很难直断【水徒福音】是最早的新约的一部份。

> 马太等四大福音,记载耶稣出生到十二岁初次讲道于犹太教堂,但是十二岁后的事迹全然只字不提,
> 记载中断,直到耶稣登上橄榄山被魔鬼试探,在约但河受洗礼于 圣施洗约翰,才有纪录,
> 而那时的耶稣已经有三十一二岁了。

因为犹太人习俗,12岁开始学圣经,30岁开始事奉。

> 难道耶稣在彼十八至二十年中的事迹都一无可提?全都不值得纪录?

那么耶稣一到十二岁的事迹呢?
耶稣三年传道生涯中其他的事迹呢?

> 同一件事,四个人的看法说法,怎可能如此统一?

错了,有些记载、顺序都不同,从希腊文文学来看,层度也相差很大。

> 被尊为首任教宗的保罗

天主教说是彼得。

> 因为保罗的才干,一归主之后,就立刻压倒了各门徒。

保罗归主之后,没有基督徒敢接近他,怕被他抓去关。
起初保罗只能窝自己老家大数,后来才被找去安提阿。
安提阿离当时基督教的大本营耶路撒冷 远得很。
彼得还是有较高的地位,保罗也几次抱怨众人给彼得特殊待遇。
不久就开始他的苦命宣教生涯,常常被打、被关、被抢。

> 保罗后来以其正统继承耶稣的地位,着手整理经典,不用说是把自己的【罗马书】【哥林多书】之类全都收进新约内。同时,把大彼得的笔记【水徒行纪】整个删除 不留。

比较大的问题不是自由或禁欲,乃是因信称义或因行为称义。
保罗主张因信称义,雅各主张因行为称义,罗马书和雅各书都列入圣经。

> 首先在旧约内加入‘弥赛亚’将临的预言(犹太教的旧约本子并无这些预言)

弥赛亚的预言主要是根据但以理书,犹太人最看重摩西五经(律法书),其次便是大先知书。
基督教早就被犹太教逐出门户,保罗根本改不到犹太人的圣经经文(所谓的旧约)。

> 新旧约在中世纪已定了现型。西传拉丁文本子被译成英文的,当前最流行是英王詹姆士钦定本子,里面就更看不到耶稣青年时代的言行了。

英王詹姆士钦定本子的新约部分是根据希腊文经文翻译的,与英文译本无关,但是有受到拉丁译本的影响。

> 各种本子的新约,都有些用心可诛地将大彼得贬格。

保罗的大弟子路加医生,在他的使徒行传里却推崇彼得,教会以彼得为首。

> 古代印度阿育王武功极盛,曾经征服安息(波斯)与中东各国,疆土拓至埃及与马达加斯加。

阿育王顶多征服安息(波斯)的东部,靠印度的地带,否则巴克特里亚王国不可能建国。

印度孔雀帝国时代(公元前324~前187年)
. . 帝国第三代王阿育王统治时期(公元前269年~232年)
大夏 (中亚古国)(巴克特里亚王国)(公元前256年~前145年分裂)
塞琉古帝国(以叙利亚为中心,包括伊朗和亚美尼亚在内)(前312年~前64年)

> 耶稣从小就不满犹太教的极端民族自私排外,..... 何况那时代,正是佛教第三次结集经典后不久,

最接近耶稣时代的应该是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。

佛教第三次结集约在阿育王时代,约西元前250年。
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,是由公元70年,迦腻色迦王所召集,在迦湿弥罗(现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地方)举行。
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,是公元前一世纪末叶(约公元前29 年),于斯里兰卡玛杜勒的阿卢迦寺举行结集。

> 因为三十一岁以后的耶稣讲的博爱,接近佛陀讲的慈悲,

合乎佛教思想的都是从佛教来,不合乎佛教思想的都是保罗改的。
那么,保罗为什么还留下耶稣说: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,乃是叫地上动刀兵。

> 耶稣讲的‘天国就在你心中’很像佛教讲的即心如来及诸法由心生,

原句是: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(心里:或作中间)。英文 within you, among you。

> 耶稣讲的 ‘要爱你的敌人’,很像佛教讲的‘怨亲平等’……

出埃及记23:4 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,总要牵回来交给他。
列王记下6:22 ... 不可击杀他们。就是你用刀用弓掳来的,岂可击杀他们吗(或作也不可击杀,何况这些人呢)?
箴言25:21 你的仇敌,若饿了就给他饭吃。若渴了就给他水喝。

出埃及记
 作于约公元前1400年。
列王记 作于约公元前500年,释迦牟尼得道的时代。
箴言 作于约公元前1000年。
所以比较有可能是:耶稣到印度传道,不是学道,才有大乘佛教的兴起,要普渡众生。

> 耶稣讲的与佛陀接近的道理,多得不胜枚举。‘信主得救’接近‘念佛往生’。

差太多了:
信主一次即得救,
念佛千万始往生。

> 犹太人怎会容许耶稣讲不分种族界限的平等博爱?

回教徒也不容许耶稣的门徒发动十字军东征,因为耶稣讲博爱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