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August 30, 2012

回《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》(1)

2011-7-11 17:20



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煮雲法師講
李至剛居士記
民國四十四年(1955)七月廿九日三十日八月二日三日講於台南市康樂台

。題前說明
。。(一):開場白
假如一個犯了罪的人,遭到了軟禁,周圍有幽雅的環境,室內有良好的設備,食山珍住高樓,得到了種種物質的享受;惟有失去了精神的自由,雖有奇花異草亦無心欣賞,山珍海味,也沒有興趣來享受。

如今真的存在这样人,叫宅男、宅女。真的犯罪,还不如吃牢饭,省得出去被打。真得走投无路,还不如吃牢饭,不愁吃,不愁自杀抵债。所以,自由是相对的。比如,爱情与面包之间的抉择,千百年来一直是个悬案,没有真正的自由,也永远有着不同的枷锁。

中國人向來都信仰佛教,佛教是中國最早的宗教;

应该是道教,西汉成帝(公元前52-7)就有《太平经》,另外东汉有《周易参同契》(约在147-167),东汉时道教盛行,可以聚众数万。如果老、庄(公元前369-286)是道教的先驱,那么就更提前了。佛教盛行,是东汉以后的事了。其实,先古时期中国人就有祭祀、鬼神思想了。

佛教在中國流行了二千多年之久,成為中國的信仰中心,全國人民很少不信奉佛教的。佛教徒遂以此自豪,以為基礎穩固,可以高枕無虞,怎知到近世紀來,洋槍大砲的入侵,遂把中國的國防地位降低了;跟著就是洋教的侵入,又把中國國教的地位也降低了;在過去有一段時期,佛教徒連講話的資格都沒有了,甚至大多數佛教徒,不敢承認自己是佛教徒;

中国的国教是道教,佛教是外来的洋教,佛教似乎喧宾夺主,佛教徒似乎认贼作父。
明末、清初洋教士的洋枪大炮,倒是提高了中国的国防。清末时,洋枪大炮确实成了洋教士的后盾,但是不少洋教士跑出租借地深入内地,根本就请求不到枪炮支援;其次,在租借地的洋教士总是包庇地痞流,引起乡绅不满。所以,佛教徒的地位会降低,这个跟基督徒无关。

中國的佛教,沒有發過洋財,沒有背景,因為中國人窮,佛教也窮了,沒有錢就沒有人來幫忙,俗語說:「死得窮不得』,就是說得舌吐蓮花,也沒有人來領教。

佛教曾在深山造了一个大佛像,被环保人士攻击。佛教或许没有发过洋财,历史上佛教也倒发过中国财。
都下佛寺五百餘所,窮極宏麗。僧尼十餘萬,資產豐沃。所在郡縣,不可勝言。道人又有白徒,尼則皆畜養女,皆不貫人籍,天下戶口幾亡其半。而僧尼多非法,養女皆服羅紈,共蠹俗傷化,抑由於此。」《南書.循吏傳、郭祖深傳》

。題前說明
。。(二):弱者的辯護
人民有言論的自由,..... 既然是信教自由,就不應該剝奪別人的自由,..... (五)屏東東山寺有一次基督徒去寺裏向佛教徒傳教,寺裏比丘尼勸之不去,硬要在佛寺裏傳基督教,最後還是警察局派人來把這些基督徒勸走的。

既然有言论自由,只要不妨碍安全、宁静、行动,应该就可以传教。基本上,应该尊重主人的规定,但是主人的规定违反宪法,那么在法院上是站不住脚的。不同的学问就应该有对话,辩论出是非对错,如果讨论不出一个对错,怎么可以强制封住别人的言论自由?!

。題前說明
。。(三):新舊商店的譬喻
現在說一個譬喻:比如有兩家商店,一新一舊;舊的持著是老招牌,貨色道地,不肯宣傳;新的是洋式的建築,裝璜華麗,貨品加上花紙、臘紙、層層包裝,喇叭銅鼓,日夜宣傳,說是犧牲大血本,大賤賣,新從外國運到,買一送一,還有獎券可換,有種種貴重贈品,於是其門庭如市。..... 現在老店不敢和新店打官司,爭口角,只有老老實實的把店裏的貨色搬出來,和新店的東西逐件來比較一下,不怕不識貨,祗怕貨比貨,如今我以誠摯和客觀的態度,來批評批評。

做生意,就是抢顾客。假货用久,顾客也会怕,再便宜、再漂亮,也都没有用。还是来货比货吧!


。兩教的比較
。。1.教主出生的比較
基督教的教主是耶穌是做木匠出身的;..... 佛教的教主是印度中流北岸迦毘羅國淨飯王的太子,族姓釋迦,名號牟尼,世人尊稱他為佛陀(Buddha)。.....     聽說秦始皇出遊,被貴族出身的楚項羽和平民出身的劉邦看見了,一個說:「彼可取而代之」,一個說:「大丈夫不當如是耶!」試想:九五之尊,是人人逐鹿的對象,..... 照此看來,佛教教主,以皇太子的身份,而能放下一切,他的崇高偉大,當然超過一切宗教的教主了!

释迦牟尼原名悉達多·喬達摩古印度释迦族人(生于尼泊爾南部),佛教创始人。.....
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他的尊稱。“釋迦”是他所屬的部族名稱,有“能”、“勇”的意思;“牟尼”意為“文”、“仁”、“寂默”
,所以漢譯又作能仁寂默、釋迦文佛等。在《梨俱吠陀》的誦詩中,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,稱為“牟尼”,..... 
“悉达多”意思是“吉財”、“吉祥”、“一切功德成就”,又作“薩婆曷剌他悉陀”,意為“意義成就”或“一切義成”。
傳統上認為“乔达摩”或「瞿曇」(Gautama)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,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[註 3]。但這應非他的姓氏,而是依照當時印度貴族的習慣,由《梨俱吠陀》讚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[註 4],所取的另一個名字
。 ~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

秦始皇一统六国,又南征岭南,之后1000年中国的版图大致不变。释迦国不过是当时一个小国,虽然其父好似一个小霸主。看看四周的大国打打杀杀,一个小国王子能够做什么?后来传扬佛教的是一个以武力统一印度的阿育王,如果没有武力,宗教基本上靠边站。所以,有点见识的人也不会贪念这个位子,不知道何时会被大国吃掉、会遭受大国的战祸之害。
印度北部有十六個大國,都是君主制國家;釋迦族統治的是東北部邊緣四小國之一的,屬於剎帝利階級迦毗羅衛國,採取共和制,以憍薩羅為宗主國。 ~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

。。2.教主革命的比較
佛教教主最崇高最偉大的就是他革命的精神,他為不平等而革命。在二千多年以前,印度當時的社會,分作四種階段,限制極嚴,最不平等。..... 佛陀看在眼內,記在心裏;雖然自己也是貴族出身的,..... 於是出家修道,到了澈底覺悟以後,以四河入海,同一鹹味;四姓出家,同稱釋子的口號;..... 耶穌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是遭受極權統治,耶穌本人又是一個十足的平民,以色列在羅馬人的統治之下,人民不堪其苦;同時舊教教徒腐敗已極,因而他要出來革命。這一種革命。雖然可貴,但總帶有幾分自私的動機。

佛教里,四姓出家,同归一味,但是没有出家的呢?出家的还是依靠四姓的供养,阶级仍在,不过是僧伽团通吃四姓。佛教的众生平等,毕竟是个理想,因为印度长久都是封建制,笼络各地领主最佳办法就是保障他们的权益,种姓制度简单又悠久。最后,印度人放弃了佛教。

反观耶稣,当时统治以色列人的希律王好残杀,但是也好建设,盖宫殿、开道路、奖商业,除了白色恐怖外,以色列还算富裕。耶稣不带刀,也反对他的门徒动刀,根本就不做政治革命。耶稣从事的是宗教改革,看重内心的圣洁、以及神恩广布。

。。3.教主修行的比較
一個教主的成功,必定有他的修行、證驗和境界的開出。正如學生念書一樣,要經過小學、中學、大學才能獲得學士學位;所以教主的修行年數與他的成功,也有密切的關係。我們的教主,修學菩薩道,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福德智慧,相好光明,悉皆圓滿,才得成就佛果。..... 那麼就說現生吧!太子修行多少時候呢?他六年參方,六年窮究,經過十二年的勤苦修持,才在菩提樹下成正等覺,這都是歷史上所公認的事實。..... 再看耶穌如何修持的呢?根據新的馬太福音第四章第一二兩節的記載:「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,受魔鬼的試探,他禁食四十晝夜,後來就餓了。」又十七節: 「那時候他才出來佈道,....」。可見耶穌在修行的年數上和佛陀相差​​有五年又三百二十五天,是五百廿五比一,事實上證明佛陀的修持比耶穌優勝得多哩!

耶稣十二岁开始学道,三十岁出来传道,历时十八年,比释迦多了六年修行。禁食40天,为的是受魔鬼的试探。早在受试探之前,耶稣先受洗,受洗后,神就说这是我的爱子,算是正式差他出来传道。耶稣降世之前,就在神的身边,从世界的开始就与神同在了,有多久,这就不知道了。耶稣是生而自知,还没修道之前,早就得道了,

。。4.證果的比較
境界的寬狹,基於證果的高下,然而怎樣區分呢?佛經說有十法界..... 佛陀是證到佛的果位,是四聖之首的佛法界,他所知所見的境界,是包括了佛法界之餘的九重法界。再來看看耶穌是什麼呢?耶穌是人,就是第五個境界;耶穌之上 是欲界天,是上帝所證的果,處於六凡之首。所以佛陀較諸上帝高出了四層。第五層人道中的耶穌和第六層天道中的上帝,都是欲界眾生,未了生死,末出三界,依 然是個凡夫。..... 

佛教把世界分成十个等级,叫十法界。十法界,又分成六凡(六道)、四圣,六凡在分成三善、三恶。三善的天道有28天,分成三界。
圣经和佛教的分法不同。
圣经说神居住在第三层天,又说神界没有生死,但是没有交代其他的两层天是什么。按照佛教分法,四圣应该在第三层天,天道属于第二层天,人道在第一层天。
    
    現在再把天界的壽命報告一下:最下​​一層的是地居天,又稱為四天王天,他們的壽命是五百歲,在那裏過一天等於人間的五十年;高一層的是忉利天,就是中國人所稱的玉皇大帝,他們的壽命是一千年,在那裏過一天,等於人間一百年;..... 由是一層高一層,一直到二十八重天,叫做非想非非想處天,這層天的壽命,要活到八萬大劫。基督教徒祗知道有上帝,卻沒有計算一下,而佛教卻能夠把種種天道,原原本本,清清楚楚的記算出來,

数算这些岁数有什么用!反正都在轮回中,可能过一天就从天道被打下到人道。在人道、畜牲道里,也看不到、享受不到,多说无益。

其次,听听佛学之后会发现,参与轮回的大抵上就只有人、和畜牲在参与轮回,原因就是天道的诸神长命到几乎不必轮回,就在28天里轮来轮去,反正寿命还是挺长的。既然,不像人道会突然短命,所以千百年后,在28天里各个单位占位子还是同一个,不上不下,反正也成不了佛。
。。5.兩教教主說法年數與隨從人數之比較
耶穌比較佛陀晚出五百一十八年。佛陀活到八十歲,而耶穌只活到三十三歲。 關於傳教年數的比較:佛陀說法四十九年,講經三百餘會,而耶穌只傳了三年道。
    跟隨佛陀的人數,經常有大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,每一本佛經開宗明義差不多都曾記載著:如是我聞:一時佛在某處某地,與大比丘僧幾千人,皆是大阿羅漢,佛陀講說法華經的時候,聽眾之多,多到有八萬人天。..... 當時羅馬政府恨透了耶穌,而猶太貪圖三十元錢,就把老師出賣了,真是卑鄙齷齪之極!  這是老師的德學不夠感化呢?還是弟子沒有良心呢?但這在釋迦佛陀畢生弘法史跡中實所未見。

就传道,耶稣传的是摩西的道,耶稣1400年前的道,耶稣老叫人回去看摩西的道,也就是说,神说法已经说了1400年,所以耶稣再讲3年就够了。

耶稣的跟随者常常有几千人,要聚集上万人就不太可能,第一、罗马当局这个征服者不会同意,第二、当时耶路撒冷才几万人,八万人听道等于全城的人都罢工,或大家有心从各地方跑到旷野来听道(耶稣常在城里和旷野讲道)。

佛陀的听众会多达八万,这个很值得疑问。第一、当时的印度的诸侯割据的时代,战火连连,大小国分立,再加上种姓隔离,要聚集八万人长时听道,几乎不可能。第二、就人口来说,罗马帝国总兵力才20万(多时达50万),诸侯割据的印度,一个领主统治没几万人,也没有领主可以控制八万人的集会,也不会有领主愿意放行自己的人出去听道。
对于犹大来说,耶稣只是会耍嘴皮,才轻易地拿30 银元就出卖耶稣。后来,犹大知道自己的小小出卖竟然害死耶稣,于是羞愧自杀。佛陀也只渡有缘人,捡能教的教,何必嘲笑耶稣不会教。耶稣不但有教无类,而且还会把学生气跑,自知而退。其次,出卖就出卖呗,有什么好嚷嚷的,因为基督教说大罪、小罪都是死罪,佛教说:善、恶都在轮回中,没有被基督救,没有进入涅磐,一切都是空的。


。。6.兩教經典與教義的比較
    佛教的經典,通常所謂三藏十二部,共有九千數百卷之多。三藏就是經藏、律藏和論藏。..... 印光大師在普陀山閉關閱藏,化了十五年的時間,祗是整整的看過三遍;所以他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,成為一代高僧。 基督教的看家經典,就是這麼不到三寸厚的新舊約,不及佛教大辭典的十分之一。

基督教只有经藏,并不重视律藏、论藏。而经藏也是去芜存菁,留下代表性的事迹,很多都是以定律带过。反观佛经浩瀚,却整理不出一个系统,只能列出几个认证的原则,所以中国教判时期,宗派林立,各自有主要的经书来立论。

佛教好比一家大藥房,所有經典,能治一切的病。不像基督教,只有一味藥,有點像香港的宏興藥房,專賣一味藥─鷓鴣菜。耶穌說:「信我得救」,便是基督徒的鷓鴣菜,傳教士的百靈丹,但這獨有一味的藥方是否能醫萬病呢?
    「信我得救」,若是反過來說:就是不信我者不能得救。其氣度之狹隘,顯而易見了。佛教裏的諸佛菩薩,就是你不信他,他也要來救你,所以地藏菩薩說: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呢?」「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。」他要度盡眾生,方成佛道,這是何等的氣慨!

佛教治标,基督教治本,气强则可治内伤、抗外邪。
你说法,他不听、不悟,你又能够如何救、如何渡?佛教要各人自己修行,佛根本就不能救你。
不信我就不能得救,不听我就不能得救,两者差别并不大。

佛陀(梵文:बुद्ध,Buddha),在漢語裡有種種不同的音譯名,因為佛教初期自西域傳入中國,而西域語言眾多,嘗見的譯名有「佛、浮陀、休屠、浮屠、浮圖、浮頭、勃陀、勃馱、部多、部陀、毋陀、沒馱、沸馱、步他、復豆、佛圖、物他、馞陀、沒陀」等,民間習稱佛祖。
佛陀翻译成漢語的意思是“觉悟者”。用现代的话来说,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,真正圆满觉悟的人,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。佛教與耆那教都以「佛陀」這個稱號來尊崇他們的創始者;也用這個稱號來稱呼真正解脫的人[1]。但通常所稱的佛陀,係指佛教的創始者—釋迦牟尼。 ~ 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

。。7.忠國的比較
所以 國父的三民主義,開宗明義就說到民族主義,民族主義的結論,就是提倡恢復我們的固有道德,也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八德。「忠孝」二字,居於八德之首,可見「忠孝」對於民族國家,實有重大的關係的。

孙中山、蒋介石都是基督徒,一个搞民主建国,一个搞全国统一、外抗日侵、取消不平等条约。

    佛教自傳入中國二千年來,和中國文化發生血統的關係,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;降至近代,佛教衰微,竟有人批評佛教的出家人是不忠不孝的,這種曲解和武斷,不值得識者一笑。這裏舉出佛陀時代的一件故事來做證明:

中国人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出家人不婚,怎么会尽孝道?

    印度發生過一次國難,那好大喜功的琉璃王要想滅絕釋迦王的種族,佛陀見到自己的種族,將要被他滅絕了,心中異常不忍,想挽救過來,..... 近代印度被英人統治,將達百年之久,聖雄甘地,手無寸鐵,祇有採用不合作主義,幸能達到獨立的目的;這種偉大的精神,也是受了佛陀的教化所影響的。

杀人、人杀,前世杀人,今世被杀,正是因果循回的道理。
甘地所信的是杂教,有印度教、耆那教、佛教。佛教把所有的好事都揽在身上,又看轻别的宗教,总觉得别的宗教都受到佛教的教化,佛教则是出淤泥而不染,不受任何宗教的影响,但是又说在中国致力于本土化,在中国生根。


    佛教對於國家的貢獻,俟在第十五章兩教來華的比較時再講,現在光講一件蘇武出使匈奴的故事:

苏武跟佛教爱国有什么关系?那时还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佛教。

    在臺灣曾經發生過好幾次不愉快的現象,因為耶穌教徒以不拜偶像為詞,拒絕向國旗及國父遺像行禮。

那是种图腾教育,对于礼佛、拜佛的佛教徒,是很自然的事。在欧美,没有像遗像行礼的规定,倒是在正式的仪式上向国旗行礼。我个人认为,向活人行礼,这是可以;对于文物应该爱惜、保护,不必行礼。

。。8.孝親的比較
。。。一、全孝 ─ 佛教
    釋迦佛成道之後,因為他的母親死了,上生忉利天宮,所以佛陀就到忉利天去,為他的母親說法,現在的一部地藏經,就是佛在忉利天說的,這部經有人稱之為孝經。
    佛教所講的孝道,與世間所講的略有不同:世間的孝道祗是敬養雙親;佛教不僅如此,他是要將父母超生脫死,使他永遠脫離苦海,並且還講三世的父母,故佛教才是澈底的孝道!所以在蓮池大師的「七筆勾」中說:「親得離塵垢,子道方成就!」就是這個意思。

人都死了,佛陀才来尽孝。反观耶稣在世33年,有30年侍奉肉身父母,可谓至孝。耶稣死后也有到阴间,对所有亡者阴间说法。

超度,原本是超越生死、超越轮回,次为超越思想、超越色空,再次为超越苦难。后来变做超度亡者,使之往生净土,凭借的是超度者的圆满德行,加上诸佛的无量功德,以他人的愿力、自身的念力,来抗拒因缘、业障。其实,亡者的忏悔也是个重要环节。
业是过去所行的事,业障是过去的业所产生的今日的苦。念力是复诵的力量,愿力是发愿将要做某事的力量。

令人不解的是,佛有无量、功德有无量,超度法会就应该可以超度一切亡者,但是地狱似乎就是空不了。
前世杀人、今世人杀,如果这是正义,为什么要以功德化去业障?超度就是反正义。
如果不是正义,那么轮回只是不公平的世界,度化人的佛陀好比少数的义贼,能做的事及其有限,无力改变世界的不公平,只能眼睁睁看着轮回运转,看着世界成住坏空,看着众生的念力运转世界的不公平。

。。。三、不孝 ─ 基督教
    「當下耶穌的母親、和弟兄,來站在外邊,打發人去叫他,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著。他們就告訴他說:『看哪!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。』耶穌回答說:『誰是我的母親!誰是我的弟兄!』」(馬可福音第三章第三十一至三十三節)─這是表示耶穌不認母親。

这个不过是机会教育,耶稣要人遵行神的旨意,并没有说耶稣不认母亲、弟兄。有家固然好、固然重要,但是没有神,怎么会有家?中国人说:大义灭亲;忠孝不能两全时,只能尽大孝。

    「又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:『主啊!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。』耶穌說:『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,你跟從我吧』」。(馬太福音第八章第二一至二二節)這是表示不准為人子的埋葬父親。

如果父亲还没有过世,这么对耶稣说,就太没有诚意了。如果父亲刚过世,却四处游荡,父亲大体不是烂了,就是别人已经代为厚葬了。

    「第三日,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,耶穌的母親在那裏,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。酒用盡了,耶穌的母親對他說:『他們沒有酒了!』耶穌說:『婦人!我與你有甚麼相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』」(約翰福音第二章第一四節)耶穌當大眾面前,竟把母親喚作婦人,你說他還有孝心嗎?

妇人是对女性的尊称,或许不像称呼母亲那么亲近,倒像是称呼母亲大人。在台湾有的称母亲为姨,所以,不了解别人的文化,一味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情,总会出错。

(1)花蓮縣玉裏鎮的基督教傳教師,鼓勵教徒,將祖先牌位焚燒者,獎給新臺幣五百元。
    為什麼這些愚笨的人要出賣祖宗?歸根結底一句話:為了「得救」。賣去了祖宗,到底是否得救呢?現在講一件有趣的故事:

奖励烧牌位,不等于卖牌位,教会也没有拿到牌位。因为基督教不拜偶像,所以有些教会会设法让人去牌位。基督教要人光宗耀祖,心里尊敬祖先,毕竟人死了义务也尽了,活的人要继续广大门楣,而不是做表面功夫。按照佛教的转世说,祖先也转世投胎,不再是祖先了,可能投胎到别人家,总不好也拜别人家的牌位。就投胎说,也很可能有嫁娶的人是自己的祖先。

    再談到西洋的倫理觀念和中國的傳統文化,亦有諸多扞格不入的地方。孟子說過: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,但在基督教的國家裏就不同了,父不恤其子,子不養其父,例如老福特給他的孩子小福特一塊錢,要他自己去發展事業,等到小福特成為馳名世界的汽車大王以後,老福特依舊在自己的故鄉啃硬面包,他出來找到了自己的兒子,那知小福特祗送還他舊日的一塊錢,老福特就拿著這僅有的一塊錢,進了養老院。同這類的情況,在歐美是屢見不鮮的。美國的留學生,回國以後,常常談及美國老年人的悲哀,孤苦無依;有時回到成年的兒子家裏,或是出了嫁的女兒的家裏,子女還要他支付住宿費和伙食費,老人拿不出錢的時候,子女就毫不客氣的要他搬走,中國人看不順眼,就很慷慨的解囊以助;美國的老年人感到涕淚交流,羡慕我們東方文化和老人的晚福。
    基督教徒說:「拜神拜佛是拜偶像」;他們不許我們拜中國的神,但要我們拜外國的神。說中國的神佛是假的,只有耶和華方是真的,關於這點,台東又發生過一件奇事:

福特的一块钱故事我还找不到,福特倒是有说过,如果能够降低汽车售价一块钱,我就能得到1000个买主。
美国文化受到贷款经济的影响,所以小孩还小就开始打工,义务教育到高中,许多人高中毕业就工作、成家。反观中国人,供应孩子到高校毕业,日夜学习、天天学习,既然是父母养活你,自然就回报父母。美国人是国家养活你,自然就回报社会;贷款压力不是一般小康家庭能够轻易负荷,更何况父母也是贷款生活,养老院的设施也好。其实,在郊区、或乡下,人情味浓,亲子关系不会输给东方人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