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August 29, 2012

主日学架构

2009-10-16 21:30

主日学架构
1. 圣经训练。以感恩为目标。
1.1. 圣经。书卷。旧约,新约。注意结构。
1.2. 神学。专题。历代信经,系统神学。注意推理。
2. 生活训练。专题。婚姻,亲子,工作,灵修。
3. 事奉训练。专题,每年循环一次。长执/同工,小组长,敬拜,关怀。

* 考量教会的异象和会众的需要,还有教会的人力。
* 课程安排,以一季三个月为主。
* 每堂课尽量抓住主题和金句,不要太广,也不要太细节。
* 师资要训练、栽培、祷告。
* 教材方面,美南浸信会的英文版做得不错。全年度、各年龄层,教学器材、光盘,配合圣经、配合节期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Big 2009-10-16 21:30
mee 提出慕道班、洗礼班。初信班也是一个点。

我比较倾向教会应该定出一个基调,然后主日证道、主日学、小组/团契 都一起配合,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展教会事工。除了大型教会,中型、小型教会应该统合各项事工,使得彼此认识、资源流通。否则只搞训练,没有验收、没有冲量,只是一曝十寒。

当然统合不容易,要花时间协调,最糟的是判断错误。但是 彼前4:8 “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,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。”不要互相指责,要担当别人的重担。加6:2 “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,如此,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。”
flicker 彩虹炫 | 编辑 删除Big 2009-10-16 21:57
教会不是神学院,即使是神学院也不能面面具到,学生也不能选修所有的课程 (小型的神学院提供的课程可能有限)。如今神学院都有远距离教学、密集教学,真的有心、愿意摆上的人可以用这些管道来装备自己,甚至检视自己的呼召。

教会教育应该是事工取向 ministry-oriented,要配合该地方教会的异象和负担。教会的功能不是装备工人,乃是建造一个有爱心的身体。

许多科学家发现了了宇宙的奇妙,就谦卑自己,赞叹神的作为。但是基督徒却常常认识了更多的真理,就骄傲起来,攻击别人的不对。神的作为只有一个目的:“使人认识他就是耶和华神。” 宣讲圣经也有一个终极的真理:“人算什么,为什么神还要眷顾他?” 我算什么!他是神所眷顾的人!为什么神把我们圈在神的家中?为什么神又把我们暂时放在罪恶的黑暗里?

传福音、生活见证、祷告网 一直是教会的主题。但是,教会的合一、事工的搭配 一直是教会的痛处。我们如何让圣灵来带领?同感一灵 是一个很美的愿望。
flicker 彩虹炫 | 编辑 删除Big 2009-10-17 02:06
引言 是最难的地方。一篇文章的开始是最难的,所以古人叫引言为 破题。

引言 吸引听众/读者的兴趣,对主角的兴趣,对题目/故事的兴趣。
引言 简介题目/故事的动机/起点、重要性/问题/需要。
引言 简介内容的方向/方法、大纲、关键字/模式。
引言 眺望结论。

好的结构是:引言已经设下明确的攻占目标、战场范围;本文的主体部分就展开一个个的战斗,直到攻占山头;最后在结论的部分清理战场、论功行赏。引言在于振奋军心 (还没开打;不要离题,更不要制造反效果),本文在于玩弄技巧,结论在于扩大战果 (不是 添加战斗)。

引言 不单单在标示障碍,更要说明它是个妨碍希望的障碍。
引言 要把听众/观众拉进来,注意他们的反应,(准确地) 预设他们的情绪。
引言 应该有个伏笔,好让结论可以回应。本文要回应引言;结论要回应本文,更要回应引言。
flicker 彩虹炫 | 编辑 删除Big 2009-10-17 03:22
组员的程度不一,出席的情况不良,这些都是造就上长期的问题。
一些建议:
1。私下跟进出席不良的组员,了解问题。
2。私下嘉许持恒学习的组员,也预备他们服事的机会。
3。应该因应程度低的组员,来调适上课内容。
4。课程是一系列,但是尽可能让每个单元独立化。
5。师资要栽培。要熟悉内容,才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重点。要对生命有热诚,才能够因应变化,引导众人、照顾弱势。
6。鼓励课外阅读。
删除 回复Gracepeng 2009-10-17 09:24
很有帮助,谢谢!
删除 回复Gracepeng 2009-10-17 09:27
认真跟您学,信仰真会更深入。
删除 回复怀恩 2009-10-17 13:54
Big: mee 提出慕道班、洗礼班。初信班也是一个点。

我比较倾向教会应该定出一个基调,然后主日证道、主日学、小组/团契 都一起配合,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展教会事工。除了
很有经验。
flicker 彩虹炫 | 编辑 删除Big 2009-10-19 05:41
查经当中,如何面对发问?

1. 简单回答。离开主题的问题,至多三条,其余的问题记录下来,会后讨论。其次,学习修改问题,把问题导向主题。发问过多时,应该即使制止。

2. 无法简单回答时,就坦承时间有限,会后跟进。多看书、或参加护教课程,以其熟悉常问的问题,了解问题的征结。

3. 无法回答时,就坦白承认不会。记录下问题,查书或请教人,下一次回答;或者要求电邮号,尽快回复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