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August 28, 2012

改革宗

2012-2-2 23:26


改革宗

改革宗,或叫归正宗,英文都是 Reformed,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教会腐败,进行改革,诉诸圣经权威,来对抗教皇权柄或罗马教会的权柄。 (2-2 13:40) 
教父所要面对的主要是游离的异端,教父背后有教皇或帝王支持。相对的,宗改家面对的是拥有实力的教皇或君主,宗改运动又发动许多整肃和战争。 (2-2 13:58) 
教父也有一段殉道期,但是主要是在罗马,以至于罗马教区地位高升,而当时的教父多在亚洲和非洲。 (2-2 20:20) 
殉道期,活跃的教区有利底亚(以弗所一带),埃及的亚历山大,迦太基,叙利亚。殉道期后,有罗马,君士坦丁,迦太基,法国高卢。 (2-2 22:32) 

教父做的是解释圣经,提高教会地位。宗改家做的是遵行圣经,强调教会体制。 (2-2 14:05) 
加尔文强调上帝主权,又主张预定论。影响荷兰、苏格兰最深。 (2-2 14:05) 

所谓宗教改革,就是针对教会内部的行政腐败,要求改革。当时神职人员揽权、贪财,罗马教廷有大兴土木,为了达到改革目的,首先就要抗衡教会权柄,马丁路德提出唯独圣经,认定圣经权柄高过教会权柄。其实由于教义争执,罗马教廷在第五世纪后就禁止翻译圣经、私解圣经,也就是说,罗马教廷认定教会权柄高过圣经权柄。

当时教会最大的武器就是开除教籍,也就是取消一个人的救恩,定为罪人。马丁路德从罗马书提出因信称义,也就是一个人的得救与否在于个人的信心,于是有唯独信心和唯独恩典。当然教会是从圣经认定耶稣把这样的权柄交付给彼得,也就是教会有权柄取消一个人的救恩。除了救恩论,路德与罗马教会其实没有太大的冲突,路德几乎承袭罗马教会的制度,但是路德取消了赎罪卷,圣事七件减成两件:洗礼和圣餐,允许神职人员结婚(甚至关闭修道院)。路德提出改革宗的核心价值:信徒皆祭司,数十年后加尔文提出另一个核心价值:上帝主权。

路德(1483-1545)在一个选帝侯的领土上逐渐瓦解教会的官僚体制,加尔文(1509-1564)却在城邦的市民政治里逐渐建立教会制度。加尔文建造一个政教合一(以教治国)的城邦共和国,反对奢侈,鼓励致富,严格管理。教会方面,教民选举长老,打压重洗派,向外推广改教运动。加尔文在他逃亡到日内瓦的路上,勤读圣经,用拉丁文写出基督教要义,之后的25年修订四次。基督教要义分四卷:造物主,赎罪主,恩典生活,教会体制。晚期提倡预定论。阿米念(1560-1609)荷兰人1603年公开反对预定论。阿民念去世后,他的学生编写反对加尔文主义的五点反对立场,1618年荷兰亲王下令逮捕所有抗辩派人士,1618年召开多特会议,将加尔文教义标准化为五点。会议后,迫害阿民念主义者。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Big 2012-2-2 23:26
313年,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。
325年,第一次普世大公会议——尼西亚大公会议,罗马教会列于各地方教会之首。
381年,第二次普世大公会议——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,君士坦丁堡牧首仅次于罗马教宗。

451年,第四次普世大公会议——卡尔西顿大公会议,君士坦丁堡牧首与罗马教宗并列首席。
452年,良一世说退匈奴。
455年,良一世与劫掠罗马的汪达尔人协商。

621年,特劳拉地方召开会议,警告西方主教们如果不服从教会的纪律则开除教籍。
634年,阿拉伯人入叙利亚,败拜占廷軍隊,
636年,阿拉伯人攻陷大马士革,
651年,阿拉伯人灭波斯王朝,
669年,阿拉伯人攻君士坦丁堡。
715年,阿拉伯人再攻君士坦丁堡。
732年,阿拉伯人虽败于法兰克王国,地中海沿岸仍频频得手。
746年,拜占庭舰队败阿拉伯舰队,夺回了塞浦路斯。
751年,罗马教皇圣匝加派大主教来到巴黎为丕平加冕。
756年,丕平献土,丕平打败伦巴底国王,从拉文纳到罗马的大片领土划为教皇辖区。
787年,召开了第七次大公会议——尼西亚第二次大公会议,东西方教会统一。

800年,查理曼大帝由教皇加冕于罗马。
863年,佛希要分裂,罗马教宗开除佛希要的教籍。君士坦丁堡牧首佛希要也开除教宗教籍。
869年,第八次普世大公会议——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大公会议,东西教会统一,承认罗马的首席地位。

1053年,君士坦丁堡牧首关闭拉丁教堂,因其拒绝使用希腊礼拜仪式。
1054年,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开除对方的教籍。

1204年,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占领君士坦丁堡,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。
1453年,鄂图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,成为其首都。
flicker 彩虹炫 | 编辑 删除Big 2012-2-2 23:27
1054年,东西方教会分裂,因为教义不同,也争夺教牧首席地位。长久以来西方拉丁文化和东方希腊文化就不相容。 (2-2 13:00) 
1517年,马丁路德提出95条论纲,开始对抗罗马教会,因为教会贪腐。当时社会贫富不均,因为商业兴起,促成君权抬头,急于摆脱教会干预。 (2-2 13:08) 
1525年,苏黎世开始宗教改革,1529年与马丁路德分裂,1531年带领人慈运理战死。 (2-2 13:12) 
1529年,马丁路德与罗马教会分裂。 (2-2 13:25) 
1533年,加尔文支持宗教改革,1533年逃离法国,1536年在日内瓦发表基督教要义,1541年重返日内瓦,主理教务23年,期间向外推广新教教义。 (2-2 13:31)
flicker 彩虹炫 | 编辑 删除Big 2012-2-2 23:29
1 Apostolic Fathers 使徒教父:

1.1 Clement of Rome 羅馬的革利免 卒于約98或101年
1.2 Ignatius of Antioch(叙利亚) 安提阿的伊格那丢 約67-110年
1.3 Polycarp of Smyrna(土耳其,近以弗所) 示每拿的坡旅甲 約69-156年
1.4 Hermas of Rome 羅馬的黑馬 約100-140年
1.5 Papias of Hierapolis(土耳其西南部) 帕皮亞 約60-130年

2 Greek Fathers 希腊教父:

2.1 Irenaeus of Lyons(法国,生在土耳其) 爱任纽 130-202年
2.2 Clement of Alexandria (Titus Flavius Clemens) 革利免 150-約215年
2.3 Origen of Alexandria (Origenes Adamantius) 俄利根 185-251年
2.4 Athanasius of Alexandria 亚他那修 298年-373年
2.5 Cappadocian Fathers(土耳其) 迦帕多家三傑 330年-395年
2.6 Cyril of Alexandria 亞歷山大的區利羅, 區利羅一世 376年-444年
2.7 John Chrysostom(土耳其,牧首) 聖金口若望, 约翰一世 347年-407年
2.8 Maximus the Confessor(土耳其,后流亡迦太基) 马克西姆, 马西莫, 约580年-662年
2.9 John of Damascus(叙利亚) 大馬士革的聖約翰 約676年-749年

3 Latin Fathers 拉丁教父:

3.1 Tertullian (Quinto Septimio Florente Tertuliano)(迦太基) 特土良 150年-230年
3.2 Cyprian of Carthage(迦太基/今突尼西亞) 居普良 約200年-258年
3.3 Hilary of Poitiers(法国) 波阿迪艾的依拉利, 波提亞的希拉流 約315-367年
3.4 Ambrose of Milan 安波羅修 约340年-397年
3.5 Jerome of Stridonium(意大利东方) 耶柔米 約340年-420年
3.6 Augustine of Hippo(近迦太基,阿尔及利亚,非洲) 奥古斯丁 354年-430年
3.7 Gregory the Great 額我略一世 約540年—604年
3.8 Isidore of Seville (San Isidro or San Isidoro de Sevilla)(西班牙) 依西多禄 560年-636年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