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刚接触基督教的时候,在校园团契、学生查经班还好;进入教会后,就开始天旋地转,有的攻击其他教会的信仰,有的攻击其他人的作为。这也就开启了我的信仰之旅。
。。。待续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第一站,神学之争。初信之时,很少提到什么神学争议,即使听到了,也听不懂。进到神学院后,还是似懂非懂(这个就说明了我的智商是很不寻常的);到了神学院最后一年,规定要做20几页的信仰告白,我才开始认识所谓的神学。毕业后的十年,继续慢慢建立自己的神学。原本我想要遵行神学院的神学路线来学习,但是一位老牧者说要有自己的神学,我才站在较中立的位置,来学习神学;直到这两年,我才大胆为自己的神学立场辩护。
一般教会很少有什么神学争论,除了一两个极端分子有兴趣外;相对的,极端教会就会升高神学争论的温度。一般教会除了坚持基要教义外,还有自己的信仰立场,合则来,不合则去,间接婉拒了不同神学立场的人。反倒是网络上神学争论的火药味很重。多学学也好,一来认识更多、更深,一来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。但是毕竟没啥用处,因为这些人态度不良,吹毛求疵、张冠李戴、答非所问,看似一回事,其实多半在逞口舌之快、血气之快。拿到现实生活中,一般信徒也不在意。
第二站,经文之争。不管如何,神学争论还是要有圣经依据,不是用推论、世俗证据就可以改变圣经的立场。读圣经,涉及到语言、翻译;解释圣经更涉及到文法、惯用语,历史、文化,段落、上下文,关键字、语调转换。最困扰我的,先是段落结构、段落主旨,其次是段落截取。截取不同长短、不同位置的段落,多一节经文、移一节经文可能就改变的段落的结构和主旨。说真的,有五、六年的光阴,我就是读不懂一个段落在讲什么,有时一个字的意思或文法,就卡住了、上下文不通了。
有的人就一段经文,讲得洋洋洒洒,煞有其事;但是,其中的强词夺理、宾主倒置、舍本逐末、瞒天过海、等等,叫人惨不忍睹。就我的经验,一段经文通常要两个星期才能搞定,过程涉及研读、考察、建构、取舍,才能掌握出经文的道理。如果还要宣讲,还要再加一个星期。
不过,后来我改变做法了,把宣讲和研读分开来,毕竟对象不同,宣讲针对人,研读针对经文。听众未必需要深入了解,也未必对你个人的研究有兴趣;而宣讲的目的是生活应用,解决问题、见证信仰,关键在“怎么做”,而不是“知道什么”。
第三站,信心之争。讲那么多空话,都没有用。结果、蒙福,这才是重要的。于是成功神学、喜乐神学就充斥市场。保守派就起来攻击,说火热于灰色地带没有用,因为放着正事不干。什么是正事?就是在黑白之间做斗争,为主牺牲。这就是苦难神学、水牛神学。
旧约说有信心就会存活,也说有智慧、能够分辨善恶、能够趋善避恶,就会存活。但是,亚伯拉罕为了信心离乡背井、居无定所;约书亚为了信心征战一辈子;大卫为了信心挑战巨无霸,为了信心逃亡,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;以利亚为了信心,即使再有行神迹的能力,也是逃亡,接受他人的供养。
信心是什么?耶稣说有一点点信心就能够移山。旧约的先知胆敢指责时事的不公,因此遇害。新约的信徒只是因为信耶稣,在宗教上、在政治上就被驱逐、被迫害。但是,为什么这样苦难的信心会吸引更多的人呢?因为这就是苦难的世界,但是耶稣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苦难、接受苦难。为什么耶稣能够这样?因为耶稣有盼望,有永恒的盼望。因为耶稣从天上来,知道也讲解了更多神的事;因为知道,所以就不怕;因为有神同在。
人算什么,天上的神、造物的神、主宰的神竟然眷顾?不是信心,乃是恩典;不是人的信心可以做什么,乃是神的恩典丰富地赐下。难道这不是洗脑,不是阿Q、自我安慰吗?不,这是挑战,是长期的斗争,是千百年的斗争,争的是社会公义、人性光辉。在挑战中执着、思考、分担,在挑战中得帮助、见神迹、得安慰。信心是什么?就是相信神必会在人间建立他的国度、一个无限的、和平的国度。
第四站,行为之争。回到问题的原点,孰是孰非?谁是对的,谁是错的?把神、把圣灵、把圣经搬出来,想把对方压倒。这是与人争啊!不要与人争,要与神争。要有摩西和司提反的骨气,向神求,不要降灾给迫害自己的人;否则也把自己除掉。要有以利亚和约伯的勇气,束好腰带,准备与神争论自己的义。但是,怎么可以轻看神所看重的人?自以为义,怎么还敢站在神的面前?
不在于谁作对了、怎么做才是对的;而是在于神做了什么、我学到了什么。不要攻击,也不要自卑。要学习对付自己、对付罪恶;不要对付别人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- Big
- 如何和好?如何搭配?
- 异象、牺牲。执着、谦卑。
- ?????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